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

时间:2024-02-27 23:31:00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北京全市共需转换景观小品3处、主题花坛9处,宣传道旗1.8万面,宣传画面60处,主题花坛有机覆盖物更换为13.8万株早春花卉等。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1

早春暖阳下,专门为冬残奥会景观布置所准备的14万株抗寒、防风、耐蒸腾的“超级鲜花”已陆续摆上街头,一个个花团锦簇的花坛正在为市民展现出一派靓丽的春日美景。

记者从北京冬奥会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天24时前,14万株鲜花将全部摆放就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副处长宋学民表示,2月底的北京首次在街头摆放早春花卉,既是创新,也是突破。

昨天下午3点半,天安门广场,数十名头戴安全帽、身穿统一反光背心的花木工人,正在广场中间的“精彩冬奥”主题花坛忙碌着。1200平方米的花坛底座上,将摆放8万余株鲜花。花坛底座将近一半的面积,已经被黄色的角堇和红色的火焰南天竹覆盖。有的工人负责检查花卉品质,有的搬着一箱箱红色火焰南天竹负责运送,有的则忙着将一盆盆鲜花整整齐齐排列在花坛的不同区域。

位于长安街东单路口东北角的“绿色冬奥”花坛,换花工作已临近尾声。浅黄和紫色的羽衣甘蓝、金黄和深紫色的角堇在街边的花坛中盛放,组成彩色冰雪赛道的形状,为花坛铺就了美丽的底色。而位于东单东南角的“欢天喜地”花坛,此前铺设地景的彩色有机覆盖物已经被清除,装在整齐码放的编织袋内等待回收。

随着冬奥会圆满收官,冬残奥会即将开启,为了让“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由冬奥会向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布置的转换工作正在进行中。宋学民告诉记者,由冬奥会向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布置的转换过程中,原本装饰9处主题花坛地景的彩色有机覆盖物,正在被14万株抗寒、防风、耐蒸腾的“超级鲜花”所取代。换花工作将在今天24时前结束。届时,14万株鲜花将为京城营造花团锦簇的春日美景。

揭秘1

每盆植物开花数量、植株高度都有严格规定

记者从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了解到,花卉必须达到叶面无农药迹、无水渍、花无损伤、底部无烂根等众多标准,才能被摆上街头。

此外,就连每盆植物的开花数量、植株高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角堇的高度要达到15至18厘米,开花数量不能少于20个,才能符合摆花要求。而石竹的植株高度则要达到20至25厘米,开花数量不能少于5个。

揭秘2

温室大棚降温到0℃

为冬残奥会特别培育的“超级鲜花”,分别来自昌平、平谷和通州的三个花木基地。一进入位于昌平的北京市绿地养护管理事务中心园区温室大棚,记者就惊讶地发现,虽然名为“温室大棚”,但棚内的室温和室外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

原来,从冬天起就一直养在温室中的鲜花,是用高温促进开花、光周期补光等很多手段提前“催开”的,生长的过程中还特别喷施了耐寒剂。在花卉培育的后期阶段,大棚中的室温会随着出圃日期的临近而逐步下降。从最初温室内的15摄氏度,过渡到10摄氏度、5摄氏度、0摄氏度。 (下转第二版)

最终,温室内的室温将与室外温度保持相对一致。有了这个逐步过渡的过程,经过“抗寒锻炼”的花卉出圃后,才能更好适应室外复杂的气温和环境,甚至能抵御冰点的低温。

揭秘3

30多个花卉品种大棚内准备后援

除了14万株“上岗”花卉外,还有包括角堇、石竹、矾根、羽衣甘蓝等在内的30多个品种花卉,留在温室大棚内备用,随时准备后援。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先哲告诉记者,为了冬残奥会“换花”,提前共培育了20万株不同品种的鲜花,留出了“富余量”。一旦遇到降温、大风或降雪等极端天气,会用覆盖膜在晚间对花卉进行临时覆盖。而一旦因极端天气出现花卉损耗,在温室大棚中备勤的花卉将迅速出圃补位。

揭秘4

有机覆盖物可再用三年以上

曾经为冬奥会景观布置立下“大功劳”的彩色有机覆盖物也不会被浪费,将根据各自不同的颜色,分门别类从花坛中撤除、装袋保存、回收再利用。

“与鲜花不同,有机覆盖物的`寿命更长,回收后,第二年还能继续用来布置地景,至少能再使用三年以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花卉生产项目负责人孙凯告诉记者,即使是寿命到了,有机覆盖物重新粉碎后,还可以作为花卉的栽培基质继续用来养花。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2

眼下,北京市的冬残奥景观布置转换工作正在进行中,记者从北京冬奥会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了解,按照《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赛时城市景观布置工作方案》要求,北京由冬奥会向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布置预计今天完成转换。

北京全市共需转换景观小品3处、主题花坛9处,宣传道旗1.8万面,宣传画面60处,主题花坛有机覆盖物更换为13.8万株早春花卉等。针对北京气候特点,优化了宣传道旗的制作工艺和安装方式,优化后的道旗抗风性和牢固性大大增强。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布置将保留至3月20日。

记者在鸟巢西南侧看到,冬奥会北京赛区的最大场馆内艺术景观——冬奥五环大型装置已经替换成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三色带”装置。公共区运行团队形象景观领域副经理邵萧伊介绍,该装置高8.6米、整长18米,是由三个“月牙”形组成,每个“月牙”由许多很小的模块拼接而成。“这种组装模式会使得景观的线条流畅、表面平滑。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活儿,仅仅拼接安装部分,10个工人就花费了大约90个小时才完成。”

将冬奥五环换成冬残奥“三色带”,是奥园公共区形象景观转换工作的内容之一。除此,奥园公共区形象景观转换工作还包括撤掉公共区内的北京冬奥会会徽、吉祥物等专有元素,更换成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及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等。“景观大道的冰墩墩换成了雪容融,并打造了5号安检口和5B安检口两个特色安检口,让这里成为观众的拍照打卡地。”邵萧伊补充道。

奥园公共区引导标识的转换工作同步推进。据公共区运行团队引导标识领域副经理张良介绍,在转换期间,针对冬残奥会特点,公共区引导标识主要是增加无障碍信息的功能标识、公共信息标识和行人导向标识,在版面设计上与冬奥会保持一致,继续沿用对比鲜明的色彩,方便大家的辨识及使用。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3

随着北京冬奥会顺利闭幕,目前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领域已经全面进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转换期。其中,城市景观布置转换已部署40支实施队伍,将在2月28日前全部完成转换。

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式后,城市景观布置转换工作有序启动,已部署40支实施队伍,按照转换工作台账实施转换,于2月28日前完成全部转换任务。“我们还将持续做好景观运行维护,共组织118支巡查队伍、180辆车辆、691名保障人员和42个景观照明专业保障组,不间断巡查景观设施,确保场馆周边及重要联络线景观运行安全、效果良好。”保障组环境景观提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冬奥会期间,共布置保障团队223支、保障人员2582人、车辆805辆。这些团队和人员将继续承担冬残奥会期间的保障工作。”冬奥会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冬奥会结束至冬残奥会开幕期间,各保障单位将及时清点保障设备和物资,做好设备维护和物资补充,保证应急力量在岗在位。同时,针对涉奥场所情况,将继续组织做好市政专业应急保障人员的封闭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人员轮换。

场馆内外“双进入”和“手拉手”机制将进一步深化,确保运行机制高效顺畅。按照“一点一图”体系和各专业团队保障驻地到场馆的应急处置路线,持续做好冬残奥会应急处置交通通行保障,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处置。

此外,在环境秩序管控方面,保障组将继续做好涉奥区域市容环境秩序、交通秩序、文化旅游秩序和市场经营秩序的巡查管控,重点围绕无障碍环境设施保障,印发《关于迎冬奥促提升强化无障碍设施执法行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期间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执法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执法任务、压实执法责任、加大专项执法力度,确保效果良好。

记者从北京冬奥会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获悉,冬奥会期间,全市城市运行各领域保障人员18万人,其中参与冬奥城市运行和环境保障5万余人。全面做好冬奥会和城市运行双线保障工作,解决冬奥场馆后顾之忧,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将于今日完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